注意事项
1.监测吸引器及管道的性能。使用便携式吸痰器吸引器前须检查电源电压与吸引器电压是否相符,进气管与出气管的连接是否正确;贮液瓶的痰液应随时倾倒、清洗,以免痰液逆流至马达内损坏吸引器;吸引器用后应随时消毒各管道及贮液瓶,放置在干燥处,定期维修保养。2.熟练操作,严格无菌,防止。吸痰运用应轻稳,吸引时负压不可过大,以免损伤气管粘膜;选择适合的吸痰管一般可用一次性吸痰管(塑料或防静电塑料吸痰管),也可用改制后的橡胶导尿管。使用便携式吸痰器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;气管内吸痰按无菌操作进行,吸痰器的吸痰管须每次更换,不得重复使用,所有物品每日灭菌1次;自气管导管内吸痰的吸痰管外径不得超过套管口径的1/2。
吸痰并发fa症及处理:
1. 缺氧﹑肺不张→可手控膨肺,体疗,叹息通气。
2. 误吸→进食前吸引,进食后三十分钟再吸引,注意头高位。体位(吸痰时患侧在上,休
息时取患侧位或高位)。
3. 气道黏膜损伤→吸痰管多孔﹑圆头,内径不过大,负压不过大。
4. 继发→严格无菌操作,把好物品消毒关。
5. 心律lv失常和低电压→迷走神经兴奋所致,停吸痰,处理。
6. 人工气道湿化并发fa症→淹溺﹑窒息﹑肺水月中。
7. 支气管痉挛→可滴入2-3ml利多duo卡因。
吸痰时机的判断应
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,灵活掌握。如见到痰液溢出或听到痰鸣音,或患者烦躁不安、脉率和呼吸频率加快,患者要求吸痰,或呼吸机的吸气峰压增加,出现咳嗽症状,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时应及时吸痰。当体位改变、雾化治zhi疗、气管导管或套管护理、更换呼吸机管道、调节呼吸机参数时应判断是否需要吸痰。临床上也应根据患者痰液的性质判断吸痰的时机,如痰液位置较浅、稀薄,痰量较多时,应适当缩短吸痰的间隔时间,而痰液位置较深,黏稠者应加强气道湿化。对紧急窒息的抢救仍存在许多困难,特别是在战救条件下,所遇的问题更多,既无可能在各级医yi疗单位都有技术熟练的医务人员进行抢救,也不可能有完善的医yi疗设备和充分的电力供应。采用非定时即适时吸痰技术可以减少定时吸痰的并发fa症,如黏膜损伤、气管痉挛等,减轻患者的痛苦。
低氧血症
负压吸引时停止了机械通气,停止了氧疗,也带走了部分肺泡内的气体,如果吸痰前未能有效充分给氧、使用的吸痰管太粗、负压过高、吸痰时间太长、吸痰过于频繁,就容易发生低氧血症。低氧血症的预防应针对以上可能的原因而给予相应的处理,如吸痰前应将FiO2暂时提高至,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吸痰操作,对能配合的患者可指导其在吸痰前深呼吸3—4次,吸痰后继续高浓度吸氧数分钟。吸痰时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,观察皮肤、黏膜颜色及脉搏、心率等。当血氧饱和度<90%时提示低氧血症,应停止吸痰,并短时吸氧。本机采用先进的防溢装置设计,有效防止可能出现的粘质液体溢入机体。应选择适合的吸痰管,以达到有效吸引,不导致缺氧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一次性使用吸痰管的亚新医疗于2025/4/6 17:47:07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foshan.mf1288.com/szsyxyl-285360786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