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的承重骨架,其结构分类主要有水平承重结构、竖向承重结构和底部承重结构。技术人员在制作混凝土时要对砂、石、水泥、水分的比例进行精的计算,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,利用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时要尽可能保证施工的连续性,同时对浇筑区域进行分段、分层,并边浇边捣,以保证混凝土结构达到一定的强度要求。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
现场问题:柱脚漏浆产生蜂窝麻面,修补时用砂浆作为修补材料,强度不满足规定要求。产生原因:修补材料和修补方法使用不正确,无补方案。处理建议:在柱脚出现蜂窝现象后,应认真凿除混凝土松散部分至混凝土密实层,用高于原混凝土强度的混凝土浇捣修补。现场问题:地下室剪力墙与底板交接处漏浆引起蜂窝现象,易形成雨水渗漏点。地下室外墙内侧根部渗漏水现象。处理建议: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,在浇捣混凝土时确保振捣密实,对有水板面或墙面应作重点过程控制。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
混凝土浇筑过程中,严禁用振动棒直接振捣模板。混凝土浇筑时先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,在浇筑2-6h后,在初凝前用木抹反复搓压三遍,使其表面密实,这样能较好地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,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的散发,促进养护。施工缝的处理:施工缝是结构受力薄弱部位,必须经过以下处理,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:1)施工缝的留置: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,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。2)墙(柱),宜留置在基础的顶面,或梁的下部、梁的上面;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,留置在板底以下20-30mm处;单向板,留设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;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,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/3范围内。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
对于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,除按照上述楼面施工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外,着重加强对防水层的质量控制。在防水层施工前确保地面找平层的含水率小于9%,穿过楼板的管道己堵塞密实,经技术质检对房间基层处理情况验收合格后,办理工序交接手续,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。防水层施工必须做到施工操作人员持证上岗,防止无证人员施工,防水层施工完成后,做好蓄水试验,并报请监理业主验收,填写隐蔽验收单,做好防水层的成品保护工作,方可进行后续工作施工。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水电井安装样板制作的兄创建筑模型于2025/8/1 9:35:35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foshan.mf1288.com/sdxc123-287969428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