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板概念的形成,显然借鉴了沉积岩的物理属性,但在陶瓷行业,岩板却是在陶瓷薄板和陶瓷大板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个全新概念。既与陶瓷薄板、陶瓷大板有着大规格的共性,又在产品的表现力上形成一个明显的区分。
2009年11月,《陶瓷板》(GBT23266-2009)标准正式实施。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准,标志着建陶行业正式从过去单一的“砖”时代,步入了“砖”、“板”共存的新时代。
很明显,“岩板”的概念比之“大板”,更能体现产品的属性和特征,“大”仅仅是规格,而“岩”则直观地表明了产品的表面特色和内在肌理,就跟当初“大理石瓷砖”从全抛釉中分离出来一样。此外,岩板的概念,还借鉴了陶瓷大板在橱柜、台面领域的应用,从过去的天然石、人造石到石英石,再到今天的陶瓷岩板,产品不断升级,边界不断拓展,应用更趋完善。
可以肯定的是,在空间美学的表现方面,“板”比之“砖”,明显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;从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来看,“砖”消“板”长,将是未来建陶市场的发展趋势。
邱子良认为,虽然阻力重重,但市场趋势不可逆转,需要经历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,经过行业的提升,岩板将在2020年左右迎来真正的兴起时期。
与此同时,岩板生产成本高企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设备、原料成本较高,而随着设备、原料的逐步国产化,以及生产经验的积累、生产工艺的成熟,岩板的生产成本和售价亦将同步降低。
作为行业一款打破应用边界,由装饰材料向应用材料跨界进军的“利器”,岩板发展的关键在于设计、加工与应用。但实际上,岩板的加工在国内一直饱受诟病,由于国内岩板起步较晚,配套的加工体系已明显落后,难以支撑岩板的跨界发展。
“欧洲企业能够先于国内企业把握市场先机的原因,除了敏锐的市场嗅觉及的加工技术之外,其产品无论是在质量、花色以及整体性能上均高于国内产品。”行业人士称,国内部分大板生产企业会购入进口的大板成型设备,但在后续环节设备的选择上,会选择国产设备,为此整条生产线的连贯性不佳,从而影响产品本身的质量及质感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岩板的依诺瓷砖于2024/12/27 18:19:52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foshan.mf1288.com/fsyntc-2829312874.html